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四川德阳县(现旌阳区)建置沿革史及历代疆域

2022-09-20 16:48:52 2995

摘要:旌阳区是由德阳县、德阳市市中区沿革而来。秦时属蜀郡管辖范围。郡下设县,县下有乡亭。西汉高帝六年(公元前201年),分巴、蜀二郡置广汉郡。今旌阳区境内设置有古绵竹县,治地在黄许镇(即绵竹古城遗址,今属旌阳区)。东汉时,分梓潼县置德阳县,治地在...

旌阳区是由德阳县、德阳市市中区沿革而来。

秦时属蜀郡管辖范围。郡下设县,县下有乡亭。

西汉高帝六年(公元前201年),分巴、蜀二郡置广汉郡。今旌阳区境内设置有古绵竹县,治地在黄许镇(即绵竹古城遗址,今属旌阳区)。

东汉时,分梓潼县置德阳县,治地在今江油小溪坝,是德阳得名之始。后移治今遂宁龙凤场,北周时废。

唐高祖武德三年德阳正式置县。 德阳之名最终扎根此地,未再变迁。以后虽江山易代,县名因之。唐代至清初,德阳皆为汉州下辖县。

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,分雒县、绵竹地置德阳县,隶属益州。是今德阳县建置之始,已历1364年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载:“德阳,后周废县(此即遂宁之德阳县),武德三年(620),分雒置”。

垂拱二年(686),分益州置汉州,德阳县由益州改属汉州。唐天宝年间实行道、府、郡、县制,天宝元年(742),改汉州为德阳郡,德阳县属德阳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置汉州,德阳县属剑南道西川汉州(见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。)

前蜀后蜀期间(907-965),德阳县建置仍沿唐制,属剑南道西川汉州。

宋太祖乾德三年(965)灭蜀后,以剑南道东西两川之地置西川路,实行路、州、县三级制,德阳县仍置,属西川路汉州。

北宋真宗咸平四年(1001),今四川地区分为益州路、梓州路、夔州路、利州路(总称四川路),路以下设府、州、军、监,德阳属益州路成都府。宋仁宗嘉祐四年(1059),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,领成都府,德阳县属成都府路所辖的成都府汉州。嘉祐六年(1061),又改成都府为剑南西川节度,德阳县建置和隶属关系未变。元世祖至元八年(1271)德阳县升为德州,十三年(1276)复为县,属成都府汉州。

元朝于1276年统一全国后,全面改革政区建置,在国都设中书省,在全国各地设行中书省(简称行省),下设路、府、州、县,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分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,德阳县仍置。元朝末年,明玉珍及其子明升据蜀10年(1363-1371),初称陇蜀王,后称帝于重庆,国号大夏,德阳县仍置,隶属关系未变。

明太祖洪武四年(1371),平明升,是年七月仍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,九年(1376),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,并于洪武十年(1377)将德阳并入汉州。

十三年(1380)十一月复置德阳县,隶属成都府汉州(见《宋史》、《元史》、《明史》)。明崇祯十七年(1644),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陷北京,推翻明王朝,建立大顺朝。另一义军领袖张献忠入川,在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(1644-1646),德阳县为大西政权所属。

顺治十六年(1659)八月清兵入成都后,四川始为清王朝所有。同年将罗江并入德阳,隶属成都府。在此期间,因连年战争,州、县多不成治,清康熙十二年(1673),吴三桂遣王屏藩攻川更是城郭荒芜,人烟稀少。因此,朝廷命令湖广移民四川,俗称“湖广填四川”。

雍正五年(1727),德阳县改属直隶绵州,七年(1729),复置罗江县。

嘉庆七年(1802),为加强对四川的统治,在省和府之间增设道,德阳即属成绵龙茂道。

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改名川西道,德阳属川西道绵州(见《清史稿》、《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》)。

宣统三年(1911),辛亥革命爆发,清王朝被推翻,中华民国成立。时袁世凯在四川初则裁废道制,以府、州、厅直隶省政。

民国2年又废除府、州、厅制,恢复道制,将四川划为七道,由道辖县,德阳县属川西道。

民国3年改名西川道。此后军阀割据,推行“防区制”,直至民国23年。


民国24年,国民党派中央军入川,防区制暂告结束,设四川省政府,全省设两个省辖市,18个行政督察区,德阳县隶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,区专员公署治地绵阳,直至民国38年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将四川省划为川东、川南、川西、川北四个行政区,德阳县隶属川西行政公署绵阳专区。


1953年合并四个行署成立四川省,德阳县仍隶属绵阳专署。


1959年3月罗江与德阳合县。


1983年8月建立德阳市,德阳县改隶德阳市。

1984年9月撤销德阳县,改置德阳市市中区(县级)。


1996年撤销市中区,分设旌阳区和罗江县。

德阳县历代疆域

自汉以降,历代封建王朝曾在今德阳地区建过县。古代交通不便,多以河道划分辖区。从汉高帝至隋炀帝的800年间,原德阳县境即有今黄许、孝泉、柏社、隆兴等处地方建置过县,其县名不是德阳,而是绵竹、阳泉、苌阳、南阴平,除建置仅有治地而无实土的侨县外,其疆域均为今德阳和绵竹两县的部分地方。

沿石亭江(古称雒水)一带,天元、景福、孝泉属雒县(今广汉县)管辖,沿绵远河(古称绵水)一带,八角井、城区、黄许、略坪,则属绵竹县管辖。

唐初,除孝泉属德阳、绵竹共管和宋代为绵竹所辖外,德阳县辖有柏社、略坪、灵龛(黄许境内)三镇及13乡。

明洪武十三年(1380)德阳县编为蓥华、仁义、孝泉、永宁、旌阳、市溪六里,宋代属绵竹所辖之孝泉,亦划归德阳县管辖。

清朝时期,疆域较稳定,从清乾隆至民国编纂的《德阳县志》看,德阳疆域变动不大。根据民国28年版《德阳县志》记载:德阳所辖周围260里(华里,下同),东西距80里,南北距53里。清初,全县编户6村,即县怀村、许村、新村、罗村、上从村、下和村。后增为10村,即县村、怀村、许村、新村、东村、罗村、上村、从村、下村、和村,直至清末。

民国时期,将清代全县编户10村的建制改为设三个区,第一区设县城内,辖城厢、中德场、和兴、梁家坟(即寿丰场)、八角井、大汉五个联保;二区设孝泉,辖天缘、扬嘉场、孝泉三个联保;三区设黄许,辖孟家店、黄许、新场、柏社、隆兴桥五个联保。民国29年,辖3镇17乡,即旌阳镇、孝泉镇、黄许镇,以及大汉乡、天缘乡、孝感乡、八角乡、双龙乡、东美乡、寿丰乡、孟家乡、袁家乡、东泰乡、德新乡、龙文乡、扬嘉乡、景福乡、跃鲤乡、柏社乡、隆兴乡,直至民国38年。

1950至1984年,行政区划改动牵连大的:一是结束了彰明县在德阳境内的“飞地”,二是经过调整分置、合并,撤销了原有的大汉乡、龙文乡;双龙乡与东美乡合并为双东乡;柏社乡与隆兴乡合并为柏隆乡;从旌阳镇分置旌阳乡、城区乡;从八角乡分置东河乡;从黄许镇分置黄许乡;从孝泉镇分置孝泉乡;从寿丰乡分置和新乡;新建置了新中乡;还先建置后撤销西新乡以及先撤销后恢复跃鲤乡。

1997年旌阳区辖3个街道、13个镇、7个乡:旌阳街道、城南街道、城北街道、黄许镇、孝泉镇、柏隆镇、八角井镇、德新镇、扬嘉镇、天元镇、孝感镇、景福镇、寿丰镇、新中镇、通江镇、双东镇、城区乡、旌阳乡、东河乡、袁家乡、孟家乡、东泰乡、和新乡。区政府驻旌阳街道。

2000年旌阳区辖4个街道、18个镇、2个乡:旌阳街道、城南街道、城北街道、旌东街道、黄许镇、孝泉镇、八角井镇、柏隆镇、孝感镇、天元镇、景福镇、扬嘉镇、德新镇、寿丰镇、双东镇、新中镇、通江镇、东河镇、袁家镇、孟家镇、东泰镇、和新镇、城区乡、旌阳乡。

2005年9月,撤并东河、寿丰、通江、孟家、东泰、袁家、景福、城区8个乡镇。

2006年末,全区行政区划为11个镇,1个乡,即和新镇、新中镇、双东镇、黄许镇、德新镇、柏隆镇、孝泉镇、扬嘉镇、天元镇、八角井镇、孝感镇、东湖乡(由原旌阳乡更名)和城南、城北、工农、旌阳、旌东5个街道办事处。

2008年,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八角井镇和旌东街道办事处。

2013年6月8日,旌阳区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、10个镇、1个乡:将东湖乡所辖的拱桥、大地2个村和凯江、玉泉、石桥、水库、镇江、大山门、新马路、黄河路8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城北街道办事处管辖。将天元镇所辖的白鹤、武庙、东河、三元4个村和段家坝、黄连桥、天虹路3个社区居委会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城南街道办事处管辖。撤销八角井镇,设立八角井街道办事处,辖原八角井镇所属行政区域。

2013年11月7日,增设黄河街道、天虹街道。

2017年9月20日,德阳经开区管委会代管旌阳区工农街道、和新镇小河村和福兴村。

2019年12月12日,调整旌阳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:1、撤销东湖乡和黄河街道,设立东湖街道;2、撤销天元镇、扬嘉镇和天虹街道,设立天元街道;3、撤销孝感镇和城北街道,设立孝感街道。4、撤销城南街道,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旌阳街道管辖;5、撤销工农街道,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八角井街道管辖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( 微信:bisheco )删除!

相关推荐

友情链接
币圈社群欧易官网